close

疼惜天地 魏德松化酒矸為藝術 珍惜資源慧眼識瓶罐 舊貨改造成為藝術 眼光連女兒都讚賞照顧流浪犬 餵飽牠們還帶去結紮 

2010-11-23 中國時報 【邱祖胤/台北報導】   

     理想的退休生活是什麼?現年六十歲的魏德松幾年前自飛利浦公司機械檢驗單位退休以後,在新竹市郊區從事資源回收工作,工作的同時還將各式各樣的玻璃瓶罐、金屬零件,改裝重組成為藝術品,他的作品曾多次獲得新竹美展,並在玻璃工藝博物館展出。導演王承洋執導的紀錄片《疼惜天地》,就是紀錄這位素人藝術家的生活哲學。

     以前是工廠檢驗員,現在則是大地的勞工,魏德松在資源回收的過程中依然用心去檢驗那些被人們丟棄的物品。他出身貧寒,對現代人浪費資源、輕易丟棄物品的行徑非常不以為然,「很多東西明明還可以用,為什麼要丟掉。」他不但討厭人們隨意丟棄物品,更對人類棄養狗兒的行為感到不屑。因此,資源回收、餵養流浪犬及從事藝術創作,目前成為他生活的重心。

     魏德松從小就失去父親,母親獨力扶養他們兄弟姊妹,他記得自己總是在母親工作尚未回家前,就和手足們把家事做好,飯菜煮好,然後在黃昏時分,從高處山區遠眺城市華燈初上的景色。

     對他而言,任何資源都是值得珍惜的,當他現在在資源回收以及餵養流浪狗的時候,總是特別容易想起那段物資最匱乏、但心靈卻最充實的童年。

     王承洋表示,魏德松雖然已經退休多年,但他在魏德松身上看到的卻是一個仍未退休的勞動人。「我也是出身於勞動家庭,長輩給我的觀念就是,活著就是要動,魏德松就是這樣的一個人。」王承洋說,魏德松這樣一位平凡的長者,卻身體力行每個人都知道的道理,包括許多人整天只是掛在嘴邊的環保。

     「這些瓶罐過一陣子不整理,就像是自己會長出來一樣。」魏德松經常深入山區以及路旁、高速公路交流道旁撿拾瓶瓶罐罐。他的眼睛就像精準的檢驗儀器一樣,短短不到一百公尺路段,他就有本事從路旁草叢,挖出數十支寶特瓶及玻璃瓶。

     這些廢棄物在他眼裡都是寶貝。他可以快速分辨這些瓶罐的廠牌,加以分類,然後透過創意巧思加以重新組合,成為他的創作。像是他將幾個醬瓜罐加上鏤空半圓形鐵皮,變成了一組造形摩登的燈具。而長條形的燈管加上鋸齒狀的鐵片,組合起來成為現代感十足的裝置藝術。

     魏德松撿回的戰利品早已堆滿家中及庭院,不過家人不以為意,小女兒甚至讚許:「爸爸的眼光還滿不錯的。他每次都把清洗過的東西放在院子裡曬,我就把好看的拿起來自己留著,有些拿進房裡掛起來,還真漂亮。」

     魏德松對於流浪狗的心情,則是出自一份同理心:「我們餓的時候會不會很難過?狗當然也會難過。」魏德松總是細心的在廚餘桶中為狗挑食物,而且都親自用鼻子聞過,確定這些廚餘還是新鮮的,然後拿回家烹調,煮好後拿到山區給特定的流浪狗分享。另外,魏德松還會帶這些跟他混熟的狗兒去結紮。

     他不但身體力行,還會碰到人就宣傳自己的理念,他堅持:「說一個、做一個、救地球。」

原始報導網址: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reading/0,5251,110513x112010112300523,00.html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rish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