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疼惜天地的另類勞動者

【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】

「土地是我們借來用的,未來還要留給後代子孫使用,豈能任意破壞」紀錄片「疼惜天地」主角魏德松常在嘴邊嘮叨。他是拾荒者,也是愛護流浪動物的善心人士,更是不折不扣的藝術家;退而不休的魏德松熱愛做別人眼中的「傻事」,成了另類的勞工典範。

導演王承洋的勞工紀錄片「疼惜天地」,27分鐘的片子中,呈現了魏德松的勞動精神,王承洋說:「我本來預設紀錄一個平凡勞動者的付出,後來發現這位勞動者竟然如此不平凡。」

魏德松的身影時常出沒在垃圾堆附近,彎著腰拿起廚餘嗅一嗅,摩托車上積滿回收的破銅爛鐵。社區老師曾以為他是流浪漢,長期觀察才發現,原來他都把食物都拿去餵流浪動物。61歲的魏德松9年前退休,日復一日實踐他的理想生活,每天從新竹開著卡車到竹東山區,載著食物上山餵流浪狗。

魏德松的妻子表示,魏德松認為動物也有活著的權利,家中買了大冰箱,專放流浪動物的食物,他將心比心替動物著想,自行帶流浪狗結紮。魏德松說,很多人不思考問題的成因,流浪狗因為飢餓才咬雞;因為政府不注重流浪狗節育,導致無辜生命遭撲殺。

收撿廢棄物也是魏德松每天的例行公事,短短1百公尺的山間小路,他動作俐落撿滿一大袋,他無奈表示:「我每天都撿,奇怪的是很快又『長』出來。」他特別注意廢棄玻璃瓶的問題,甚至打電話向業者抗議,要求他們應落實企業社會責任,重視產品回收。他憂心:「土壤處處充斥危機,現在的孩子沒有赤著腳享受親炙土地的機會!」

資源回收概念人人都懂;但台灣太富裕了,很多人不懂得珍惜資源。魏德松與家人協調後,拿退休金和老人津貼蓋了一間工作室,將廢棄物化腐朽為神奇,廢棄的水銀燈搖身變成悠遊的大肚魚;腐朽的木塊也變成裝置燈泡。魏德松的藝術品獲得許多藝術創作獎的肯定,甚至成為捐助弱勢團體的「愛心物資」。

魏德松常說:「許多人總想要留很多財產給孩子,但這些東西對孩子究竟是『寶貝』還是『垃圾』呢?」對魏德松來說,最好的財產就是美麗的環境。「宣導一個,算一個,這樣才能救地球」魏德松說,希望更多人能反思生活的態度去疼惜天地,實踐環保與尊重生命的要靠行動,不再只是華麗的口號。

原始報導網址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1123/131/2hmja.html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rish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